团队名称:辽宁省贝类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团队照片
辽宁省贝类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合照
团队简介
辽宁省贝类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员共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均具有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贝类遗传育种与增养殖教学与科研工作。团队为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滩涂养殖岗位,在我国单种产量最高的养殖贝类菲律宾蛤仔遗传育种及滩涂贝类苗种繁育技术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团队科研业绩
在国际上率先完成蛤仔高质量复杂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研发 “连芯1号”100K蛤仔液相育种芯片,实现我国沿海蛤仔种质资源精准评价;建立壳色与生长、抗逆协同选择的蛤仔良种培育技术体系,培育国审蛤仔新品种3个,使我国蛤仔产业进入养殖人工培育新品种时代;提出北方蛤仔苗种本地化概念,并以从辽宁群体选育的“斑马蛤2号”新品种为载体,构建蛤仔苗种本地化技术,有望使我国北方因本地化苗种严重短缺而荒芜的浅海滩涂得到重新利用;在世界上率先突破日本海神蛤、中国蛤蜊、薄片镜蛤、宽壳全海笋、紫石房蛤等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课题4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举办第四届国际蛤仔研讨会。培养硕士生160余名(国际研究生4人),目前已有2名毕业生被聘为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团队育人成效
针对海洋水产类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生源复杂、质量参差不齐,实践动手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改行比例高,外语听说能力差等问题,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经过十几年探索,构建了“兴趣导向、仔细筛选,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注重实践、强化训练,教书育人、全面提升”的水产生物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1)兴趣导向、仔细筛选,解决研究方向选择的盲目性和功利性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有些研究生在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时存在功利性和盲目性。一种情况是根据导师的名气选导师,另一种情况是对所选方向缺乏了解。入学后才发现所报研究方向与自己兴趣或者与原来专业差得太远,因此要求换方向甚至换导师,也有的因无法完成学业而中途退学。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录取学生之前应对学生的专业兴趣进行详细了解和考察。首先向学生如实详尽介绍本团队的研究方向,让学生自己作判断和选择;其次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最后在入学前安排学生到养殖场进行实习,对研究生期间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获得感性认识,看看自己是否喜欢,能否适应。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对所报方向不感兴趣或不适应的学生就会选择其他方向。
(2)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解决生源复杂,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
所谓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有三层意思。一是根据学生来源、专业基础和兴趣进行选题。对于专业跨度大、基础差的通过选课、课外自学、提前进实验室或养殖场等措施加以补救。二是男生女生培养方式有所不同。女生学位论文多在校内实验室完成,研究内容侧重生理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而男生多数在养殖场进行养殖、育种研究。三是根据培养潜质、将来发展制订培养方案,如想考博继续深造的在科研能力和素质、外语水平方面多加培养,想从事产业的要多创造在生产中锻炼的机会。
(3)强化实践能力、吃苦精神培养,解决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改行比例高问题
水产学科实践性强,为提高研究生的实践技能,锻炼吃苦精神,每年寒暑假可派研究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寒假实习贝类室内人工苗种培育,暑假实习其他水产动物繁育养殖。学位论文也可安排在养殖场进行。这样,3年下来5-6个寒暑假,大约9个月时间都在养殖场进行实习锻炼,读3年研究生就会学到4年的知识。通过锻炼,不仅提高了实践技能,也培养了吃苦精神。
(4)教书育人,解决综合素养提升问题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本项目把教书育人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但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更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大力提倡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价值观,弘扬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强调注重生活细节,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等。通过招收留学生提高外语听说能力。
(5)评价及反馈
已毕业的126
硕士研究生中,先后有27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比例高达21.43%。5篇硕士论文获得省级优秀论文,14篇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占比达15.08%,4人获国家奖学金,4人次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4人获大连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吃苦精神受到业内广泛认可和好评。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郭希明教授在评价张跃环时说,你的贝类苗种繁育技术在世界上是一流的;中国海洋大学王昭萍教授对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非常认可,先后有张跃环、霍忠明、姚拖、苏家齐、闫路路、张学开、范超、李金龙8名硕士在那里攻读博士学位;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的同行对我校研究生的吃苦精神也非常认可,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钦州站李琼珍站长认为,我校培养的学生接地气,品德和吃苦精神没问题。目前已有9人在贝类体系的不同岗位就业。张跃环是本团队培养的第一届研究生,博士毕业后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牡蛎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引进后,发挥在贝类苗种繁育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上率先突破砗磲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目前已晋升为研究员。霍忠明是本团队培养的第二届硕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回到母校,现为我校滩涂贝类增养殖与良种培育创新团队带头人,入选“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赵力强是本团队培养的第三届研究生,国外博士后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进入广东海洋大学,目前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在相关领域已崭露头角。